用數(shù)學方法來做文學作品的鑒別

《紅樓夢》研究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1980年6月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召開的首屆國際《紅樓夢》研討會上,華裔學者陳炳藻宣讀了論文”從詞匯統(tǒng)計論《紅樓夢》的作者問題”。此后他又發(fā)表了多篇用電腦研究文學的論文。

數(shù)學物理中的譜分析與快速傅立葉變換密切相關。

令人吃驚的是,這一方法已被成功地應用于文學研究。文學作品的微量元素,即文學的”指紋” ,就是文章的句型風格,其判斷的主要方法是頻譜分析。

 

日本有兩位作者多久正和安本美典大量應用頻譜分析來研究各種文學作品,最后達到這樣的程度,隨便拿一篇文字來,不講明作者,也可以知道作者是誰,就像法醫(yī)根據(jù)指紋抓犯人一樣,準確無誤。

史學研究

數(shù)學方法的應用為歷史研究開辟了許多過去不為人重視,或不曾很好利用的歷史資料的新領域,并且極大地影響著歷史學家運用文獻資料的方法,影響著他們對原始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分析這些資料的方向,內(nèi)容和著眼點。另外,數(shù)學方法正在影響歷史學家觀察問題的角度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從而有可能解決使用習慣的,傳統(tǒng)的歷史研究方法所無法解決的某些難題。數(shù)學方法的應用使歷史學趨于嚴謹和精確,而且對研究結果的檢驗也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