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總總說北極

  源遠流長的歷史

  頑強的北極生命

  資源開發(fā)與保護

 

 

 

    北極博物館 > 林林總總說北極 > 北極的軍事與外交


阿拉斯加領土交易的意義

  由于白令探險隊的發(fā)現(xiàn)與勘察,使得俄國政府獲得了對阿拉斯加152萬平方公里面積的領土主權。但直到1867年以前,俄國政府只不過把阿拉斯加看成是一塊獲取近海資源,進行皮貨交易的領地而已。

  然而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西沃德的想法則不同,他憑自己的直覺認為,阿拉斯加潛在的長遠意義絕非金錢可比。作為一個年輕的民主國家的政治家,他比專制制度下俄國政治家在智慧與遠見上表現(xiàn)出更大的優(yōu)勢,他寧可付出被國民誤解而犧牲自己的代價,也要抓住這稍縱即逝、千古不復的歷史機遇。在他的努力下,1859年美國政府向俄國表示愿意出價500萬美元購買阿拉斯加,俄國人竟然認為這是一個好價錢。

  1867年3月30日,美國政府與俄國政府正式簽署了購買阿拉斯加領土權的協(xié)議,美國支付了720萬美元就獲得了阿拉斯加,相當于每平方公里4美元74美分。世界近代史上最大的一筆土地買賣完成了,美國的領土面積增加20%,美國也從此而變成了名正言順的北極國家。盡管價格如此便宜,西沃德還是因為這筆生意而受到猛烈抨擊,老百姓干脆把阿拉斯加叫做西沃德的大冰箱,說他花掉納稅人那么多錢買了一塊毫無用處的土地。但西沃德卻堅持不悔,認為這筆買賣是值得的。

  西沃德的苦難僅僅持續(xù)了7年,因為有人在阿拉斯加發(fā)現(xiàn)了金礦。1896年,在克朗達克地區(qū)的富礦脈中,礦工們一鍋就能淘出價值4美元的黃金。而在當時,如果能找到一鍋能淘出5到10美分的黃金就算是相當幸運了。因此,消息不徑而走,引起了一場黃金沖擊,就連后來成為大文豪的杰克·倫敦也背井離鄉(xiāng),滿懷著發(fā)財走運的熱望加入到“金客子”的洪流。到1906年,當地黃金產量達到了頂峰,共獲103.4萬盎司,價值2136.5萬美元,幾乎可以買3個阿拉斯加。

  但是,阿拉斯加更重要的價值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才顯示出來。1941年,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指揮主力艦隊,偷襲了美國太平洋艦隊最大的海軍基地珍珠港,大獲全勝,接著又于1942年出兵占領了阿留申群島頂端的兩個島嶼。這使得本來就蒙受了珍珠港奇恥大辱的美國人的自尊心又受到了進一步打擊。他們猛然意識到,日本人有可能通過阿拉斯加從北面來進攻美國本土,于是群情激憤,不約而同地都把焦急的目光轉向了阿拉斯加。此時此刻,人們才認識到那塊遙遠的土地竟然關系到美國的安危。因此,一夜之間,阿拉斯加便身價百倍,它不僅成了美國人“最后的前線”,而且成了支援前蘇聯(lián)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基地。

  除了經濟與軍事意義之外,阿拉斯加還擁有非常重要的科學價值。因為阿拉斯加特殊的地理位置,為觀測和研究地質構造、物理海洋學與海洋化學、高空物理與高空化學、極地生物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天然實驗室。

  另外,如果沒有阿拉斯加,美國將會和中國一樣,距北極遙遙數千里。而現(xiàn)在,美國卻成了一個舉足輕重的北極國家,在愈來愈多的國際北極事務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美麗富饒、幅員遼闊的阿拉斯加給美國帶來了那么多恩惠,而這一切竟然是用最低廉的價格買來的。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