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總總說北極

  源遠流長的歷史

  頑強的北極生命

  資源開發(fā)與保護

 

 

 

     北極博物館 > 源遠流長的歷史  > 北極探險史


富蘭克林之死

  一個半世紀過去了,人們對于富蘭克林之死仍然覺得迷惑不解。因為,129名身強力壯的漢子,攜帶著足夠3年以上食用的裝備和物資,卻無一生還,即使在當時情況下,這似乎也是難以解釋的。

雷索魯特灣,當年富蘭克林全軍覆沒
的悲劇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本世紀80年代初,加拿大的比特博士對此產(chǎn)生興趣,他把富蘭克林悲劇看成災難,希望到威廉王島上搜集可能的遺物和骨骼進行研究,以便對他們的死亡原因作出判斷和分析。

剛剛拉開毛氈時的托令頓的面孔

  1981年6月,比特小組經(jīng)過仔細地搜集,在威廉王島南岸海濱找到了31塊人的骨骼,散布在一個石頭窩篷遺址的四周。經(jīng)過仔細研究和分析表明,這些骨頭屬于同一個人,且為22~25歲之間的青年男子。從保存得比較完好的那些骨頭的凸凹不平的表面可以斷定,在死前的幾個月里,他確實受到壞血病的折磨。而更加嚴酷的事實是,在一根腿骨上他們發(fā)現(xiàn)了3條相互平行的刀痕,再加上骨頭部殘缺不全,顯然是被人為地肢解過的,于是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即當時有人確曾以同伴為食。

令人驚奇的是,托令頓的雙手雙腳
都被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實際上,這并不是什么新發(fā)現(xiàn)。早在1854年,亦據(jù)當?shù)貝鬯够θ颂峁┑那闆r,人們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即饑餓的船員們曾經(jīng)以人肉充饑,以延長他們生存的時間。后來,豪爾深入到愛斯基摩人中間,了解到了更加詳細的情況。但是,人們并不相信,或者說沒有勇氣相信這樣的事實。而事實終歸是事實,130多年之后的研究,也只能得出同樣的結論。這種事不僅發(fā)生在過去,在極端特殊的情況下,現(xiàn)在和將來都可能出現(xiàn)的。如1972年,發(fā)生在烏拉圭安第斯山上的一次空難就曾出現(xiàn)人吃人。問題仍然是,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

剛剛拉開棺蓋的哈奈爾的面部

  1982年,第一個微量元素分析結果表明在那位不知名的探險隊員的骨骼中,鉛元素的含量高達228ppm(百萬分之228),而同一地點搜集到的兩個愛斯基摩人的骨骼中,卻只有22ppm和36ppm。也就是說,探險隊員的骨骼中的鉛含量比通常情況要高100倍。這立刻引起比特的高度重視。但一個化驗結果很難說明問題。于是,比特決定開棺驗尸。

死于1846年4月3日的威廉·西雷尼

  原來,富蘭克林探險隊進入北極不到半年,就有3個年青力壯的船員很快死去。他們的尸體就埋在第一次越冬的那個小島上。1984年和1986年,比特科學調查小組兩次來到這個小島對3個墳墓開棺驗尸。當打開死于1846年1月1日當時只有20歲的托令頓的棺材蓋時,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雖然時光流逝了138年,但因冰封雪蓋的緣故,就像是剛剛死去不久似的。其他兩個人中有25歲的哈奈爾,死于1846年4月3日,其狀況也差不多。這3人本都身強力壯。特別是托令頓,據(jù)記載本是個健康活潑的小伙子,但在出發(fā)之后不到8個月的時間里就病人膏育,一命嗚呼,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待全部化驗結果出來之后,富蘭克林探險隊的死因又有了新的解釋,即他們很可能是由于嚴重的鉛中毒所致。在托令頓的頭發(fā)里,鉛的含量高達423ppm~657ppm,其他兩位的含量稍低,分別為138ppm~313ppm和145nnm~280ppm之間,同樣是相當之高的。嚴重的鉛中毒不僅損壞人的健康,使人的體能下降,而且還能破壞人的神經(jīng)中樞,使人的性情狂亂,行為失去控制。在這種情況之下,探險隊后來的悲慘結局就可想而知了。

  據(jù)比特分析,雖然鉛的來源可能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來源是罐頭食物。聽裝罐頭是1811年才在美國取得專利,作為一種新技術為皇家海軍所用。而那時的密封罐頭所用的焊料主要是鉛和錫的合金,其中鉛的含量高達90%以上。這種焊料還有一個缺點,所焊的縫隙常常會留下許多空隙,因而導致食物腐蝕變質。由此便引起了兩個嚴重后果,一是導致食用者鉛中毒,二是有相當大一部分罐裝食品很快變質而無法食用。對富蘭克林探險隊來說,這兩個結果都是致命的。這很可能就是富蘭克林探險隊全軍覆沒的最根本的原因。對此,人們能夠說點什么是要付出沉重代價的。1890年,英國政府正式頒布法律,禁止在食品罐頭的內部采用焊錫,但對富蘭克林來說,卻實在是太晚了。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