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國圖志

 

海洋攬勝

 
      

龍宮探寶

 
    

人類與海

   

海的兒女

    

 

 

有話要說

 
   

相關資源

 

 
 國家海洋局
 中國海洋信息網
 中國海洋報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博物館 > 人類與海 > 海洋自然災害與防范預報 > 海浪災害

 

令人喪膽的好望角

好望角處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處

  好望角為南非共和國開普省西南端的岬角,瀕法爾斯海西岸,位于開普敦以南48公里,好望角正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匯合處,強勁的西風急流掀起的驚濤駭浪常年不斷,這里除風暴為害外,還常常有“殺人浪”出現(xiàn)。這種海浪前部猶如懸崖峭壁,后部則像緩緩的山坡,波高一般有15-20米,在冬季頻繁出現(xiàn),還不時加上極地風引起的旋轉浪,當這兩種海浪疊加在一起時,海況就更加惡劣,而且這里還有一很強的沿岸流,當浪與流相遇時,整個海面如同開鍋似的翻滾,航行到這里的船舶往往遭難,因此,這里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航海地段。

  從好望角名稱的由來,也可看出歷史上狂風巨浪對航海事業(yè)的肆虐。在15世紀下半葉,葡萄牙國王若奧二世決定尋找一條通往東方印度的航道,妄圖稱霸海外,于1486年派遣了著名航海家迪亞士為首的探險隊,從葡萄牙出發(fā),沿著非洲西海岸航行,探索開辟通往印度的航道。經過一年多的艱苦航程,當船隊由大西洋轉向印度洋時,遇到洶涌的海浪襲擊,幾乎整個船隊遭到覆沒,迪亞士率少數(shù)親信死里逃生流亡到非洲南端岬角處,喪魂失魄的迪亞士將其登陸的岬角命名為“風暴角”,讓人們永遠記住這里風暴巨浪的威力。后來,這只船隊返航回國后,迪亞士向國王匯報風暴角的歷險經過時,國王對這個令人沮喪的名字極為不滿,為了急于打通駛向東方的航道和鼓舞士氣,國王下令將“風暴角”改名為“好望角”,示意闖過這里前往東方就大有希望了。在國王死后的第三年,由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率領的船隊,經歷了戰(zhàn)狂風斗 惡浪的艱苦航程,終于打通了葡萄牙經好望角到達東方的航線。

萬噸巨輪經過好望角

  好望角的終年狂風巨浪是怎樣形成的?這與好望角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系。在南半球中緯度地帶只有非洲的好望角,南美洲的合恩角,以及澳大利亞南部沿岸和新西蘭的南島位于這里,其它幾乎被三大洋的南部海域所環(huán)繞,構成一個封閉的水圈通稱為南大洋,這里終年西風勁吹,風暴頻繁。在夏季也是西風咆哮而過,冬季更是寒風凜烈,常年的西風把海水也馴服得環(huán)繞地球由西向東奔馳,形成了著名的"西風漂流"。下面這段文字是經常航行在這段航程中的一位海員對那里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描述:“烏云密蔽,連綿不斷,很少見到藍天和星月,終日西風勁吹,一個個渦旋狀云系向東飛馳,海面上奔騰咆哮的巨浪不時與船舷碰撞,發(fā)出的陣陣吼聲,震撼著每個海員的心靈!毙纬蛇@種景象的原因,主要是地球自轉對氣流的方向起了重要作用。使西風變得強烈的另一個原因是,中緯度的溫差大。向極地或向赤道航行一天,就會明顯感到冷暖的差異,這是由于低緯度的能量在向兩極輸送中,相當大的部分要消耗在中緯度地區(qū),同時極地冷空氣不停地向南侵襲,在這兩股冷暖差別較大的氣流夾擊下,中緯度地帶就成了溫差較大的地區(qū),冷暖氣流不斷交匯運動,極易導致風暴頻發(fā)。




[上一頁] [下一頁]